智豆兴农·数启未来:吉林省优正科技与九三集团长春大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I软件定制化开发合作全景规划
#服务案例 ·2025-09-28 15:01:53
本文聚焦吉林省优正科技有限公司(AI技术服务商)与九三集团长春大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)的战略合作,围绕大豆全产业链智能化升级需求,系统阐述AI软件定制化开发的背景、目标、技术架构、实施路径、场景落地、效益评估与未来展望。文章从企业现状分析、行业痛点诊断、AI解决方案设计、联合实验室建设、数据资产治理、经济效益测算、社会效益延伸、风险控制机制、政策协同支持、人才联合培养等十大维度展开,构建“技术+产业+生态”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型。
1、合作背景:两大吉林龙头企业的时代交汇
1.1 九三集团长春大豆科技:中国大豆产业的“国家队”
九三集团长春大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九三大豆科技”)是九三粮油工业集团在东北布局的核心大豆加工企业,成立于2008年,坐落于长春市农安县合隆经济开发区,注册资本5亿元,年加工大豆能力120万吨,是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、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、国家大豆精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核心成员。
1.1.1 核心业务板块
· 原料采购:覆盖吉林、黑龙江、内蒙古三省区,年收购非转基因大豆80万吨;
· 精深加工:生产大豆油、豆粕、磷脂、蛋白粉、膳食纤维等30余种产品;
· 品牌销售:“九三”牌食用油连续15年全国销量,终端覆盖超30万家商超;
· 循环经济:豆粕用于饲料,豆皮用于生物质燃料,废水处理后回用,实现零废排放。
1.1.2 数字化转型痛点
尽管九三大豆科技已部署ERP、MES、SCADA等系统,但在以下方面仍存在智能化短板:
· 原料品质检测依赖人工,误差率高、效率低;
· 生产工艺参数调整滞后,能耗与损耗难优化;
· 供应链预测不准,库存积压与断货并存;
· 市场需求响应慢,定制化产品开发周期长;
· 全链条数据孤岛,缺乏统一AI决策中枢。
1.2 吉林省优正科技:扎根吉林的AI解决方案专家
吉林省优正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优正科技”)成立于2015年,是高新技术企业、吉林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、长春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。公司以“AI+产业”为核心战略,深耕智慧农业、智能制造、智慧政务等领域,拥有自主研发的“优正AI中枢平台”“农业多模态大模型”“工业视觉质检系统”等核心技术产品。
1.2.1 技术能力矩阵
· 行业大模型定制(政务、农业、工业);
· 计算机视觉(缺陷检测、行为识别);
· 时序预测(销量、价格、产量);
· 联邦学习与隐私计算;
· 低代码AI开发平台。
1.2.2 农业领域成功案例
· 为吉林省农委开发“黑土地AI监测平台”,覆盖1000万亩耕地;
· 为中粮生化部署“玉米淀粉生产优化系统”,能耗降低18%;
· 为延边某参场开发“人参生长AI管家”,亩产提升25%。
1.3 合作动因:政策驱动、产业需求与技术互补
1.3.1 政策东风
· 《“十四五”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》提出“推动AI在农产品加工环节深度应用”;
· 《吉林省数字经济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明确“支持AI企业与农业龙头企业共建智能工厂”;
· 《长春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》对AI项目补贴1000万元。
1.3.2 产业刚需
九三大豆科技亟需通过AI实现:
· 原料端:智能选豆、品质分级、真伪鉴别;
· 生产端:工艺优化、故障预测、能耗管控;
· 供应链:需求预测、智能排产、库存优化;
· 市场端:消费洞察、新品研发、精准营销。
1.3.3 技术互补
· 优正科技缺行业Know-How → 九三提供全流程数据与专家经验;
· 九三大豆科技缺AI能力 → 优正提供算法、平台、工程化能力;
· 双方联合可打造“垂直行业大模型+工业AI平台”标杆。
2、合作目标:构建大豆产业AI智能体
2.1 总体愿景
打造中国“大豆全产业链AI智能工厂”,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路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。
2.2 关键绩效指标(KPI)
· 原料质检准确率 ≥98%,人工替代率80%;
· 生产能耗降低15%,设备故障率下降50%;
· 新品研发周期缩短40%,市场响应速度提升60%;
· 年综合降本增效 ≥1.2亿元;
· 申请专利/软著 ≥20项,制定行业标准2项。
3、技术架构:定制化AI软件系统设计
3.1 整体架构:“1+4+N”智能体系
· 1个中枢:九三优正大豆AI中枢平台(基于优正AI Studio重构);
· 4大引擎:
o 视觉质检引擎(CV)
o 工艺优化引擎(RL+ML)
o 供应链预测引擎(Time Series+LLM)
o 消费洞察引擎(NLP+Graph)
· N个终端:智能摄像头、传感器、手持终端、HMI界面等。
3.2 核心模块详解
3.2.1 模块一:AI原料智能质检系统
痛点:当前大豆收购依赖人工目测+抽样化验,效率低(200吨/人/天)、误差大(水分误差±1.5%、杂质误判率15%)。
解决方案:
· 部署高光谱+RGB多模态成像设备,在传送带实时扫描每粒大豆;
· AI模型识别:水分含量、蛋白质含量、霉变粒、虫蚀粒、异色粒、杂质类型;
· 自动分级:按国标(GB 1352-2009)输出一等、二等、等外品;
· 区块链存证:质检结果上链,不可篡改,供农户、采购方、监管方查询。
技术栈:
· 算法:YOLOv8 + Vision Transformer + 光谱回归模型;
· 硬件:工业相机(5000万像素)+ 近红外光谱仪 + 边缘计算盒子;
· 准确率:水分预测R²=0.96,杂质识别F1=0.94。
效益:
· 质检速度提升5倍(1000吨/小时);
· 采购成本降低3%(精准定价);
· 纠纷率下降90%。
3.2.2 模块二:生产工艺AI优化系统
痛点:浸出、精炼、脱胶等工序依赖老师傅经验,参数调整滞后,能耗高(吨油耗电220度)、得率波动(豆粕蛋白含量±2%)。
解决方案:
· 在关键工位部署温度、压力、流量、粘度传感器;
· 构建“数字孪生产线”,实时映射物理世界;
· 强化学习(RL)模型动态优化:溶剂比、蒸脱温度、碱炼浓度等32个参数;
· 数字孪生体预测未来2小时工况,提前干预。
技术栈:
· 算法:PPO强化学习 + LSTM时序预测 + 多目标优化(NSGA-II);
· 平台:基于FMI标准构建数字孪生体,与DCS系统对接;
· 人机协同:老师傅经验数字化,形成“AI建议+人工确认”机制。
效益:
· 能耗降低15%(吨油耗电降至187度);
· 豆粕蛋白得率提升1.2%;
· 年节约成本超4000万元。
3.2.3 模块三:供应链智能预测与排产系统
痛点:需求预测靠Excel+经验,库存周转天数45天,旺季断货、淡季积压。
解决方案:
· 整合内部数据(销售、库存、生产)+外部数据(天气、竞品、舆情、期货价格);
· 构建“九三供应链大模型”(基于GLM-4微调):
o 输入:历史销量、促销计划、天气预警、大豆期货价、社交媒体热度;
o 输出:未来12周分区域、分品类需求预测;
· 动态排产引擎:根据预测结果、设备状态、原料库存,自动生成排产计划。
技术栈:
· 算法:Prophet + Transformer + 因果推断(Do-Calculus);
· 数据湖:构建统一数据中台,打破MES/ERP/WMS数据孤岛;
· 可视化:Power BI定制看板,支持“what-if”模拟。
效益:
· 预测准确率提升至85%(原为60%);
· 库存周转天数降至32天;
· 缺货率下降70%。
3.2.4 模块四:消费洞察与新品研发AI系统
痛点:新品开发周期18个月,市场反馈滞后,爆款率不足10%。
解决方案:
· 爬取电商平台(京东、天猫)、社交媒体(抖音、小红书)、线下商超数据;
· NLP情感分析:识别“低脂”“非转基因”“零添加”等消费关键词趋势;
· 图神经网络(GNN)构建“消费者-产品-成分”关系图谱;
· 生成式AI辅助配方设计:输入“高蛋白+低GI+儿童适用”,输出配方建议与工艺路线。
技术栈:
· 算法:BERT情感分析 + GNN图谱挖掘 + Stable Diffusion(包装设计);
· 工具:AI配方模拟器(预测口感、稳定性、成本);
· 协同:与研发部门共建“AI创意工坊”。
效益:
· 新品研发周期缩短至10个月;
· 爆款率提升至25%;
· 2026年推出“AI定制油”系列(如健身油、月子油、学生油)。
4、实施路径:分步推进,敏捷交付
4.1 项目组织架构
· 联合领导小组:双方CEO挂帅,每月召开战略对齐会;
· 联合项目办公室(JPO) :优正派驻15人(算法+工程+产品),九三派驻20人(生产+IT+品控);
· 敏捷开发小组:按模块分4个Scrum团队,2周一个迭代。
4.2 数据治理与安全机制
· 数据分级:L1公开数据(产品信息)、L2内部数据(生产参数)、L3机密数据(配方);
· 联邦学习:农户数据保留在本地,仅上传模型梯度;
· 区块链存证:质检结果、合同、溯源信息上链;
· 等保三级: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认证。
5、效益评估: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双丰收
5.1 社会效益延伸
· 保障粮食安全:提升国产大豆自给率,减少进口依赖;
· 助力乡村振兴:为2000+农户提供AI质检服务,溢价收购优质豆;
· 推动绿色制造:年减碳2.4万吨(相当于植树130万棵);
· 树立行业标杆:形成《大豆加工AI应用白皮书》,向全行业推广。
6、生态共建:从合作到共生
6.1 成立“九三优正大豆AI联合实验室”
· 地点:九三大豆科技研发中心3楼;
· 人员:双方各派10名博士/高工,吉林大学2名教授顾问;
· 课题:
o 大豆蛋白结构AI预测(与吉大食品学院合作);
o 基于AI的碳足迹追踪系统;
o 生成式AI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。
6.2 打造“大豆产业AI开放平台”
· 2026年上线SaaS平台,向合作社、中小油厂开放:
o 基础版:免费提供大豆行情预测、农技问答;
o 专业版:付费使用质检系统、排产优化(按吨收费);
· 构建开发者生态:提供API与SDK,鼓励第三方开发插件。
6.3 联合申报重大项目
· 申报“十四五”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智能农机装备”专项;
· 申报吉林省“揭榜挂帅”项目“大豆全产业链智能化示范工程”;
· 申报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(长春)标杆案例。
7、 风险与应对:未雨绸缪,稳健前行
7.1 技术风险
· 模型漂移:原料品种变化导致模型失效 → 建立在线学习机制,每月自动微调;
· 系统耦合:与老系统(DCS/MES)对接失败 → 采用OPC UA标准协议,预留冗余接口。
7.2 组织风险
· 员工抵触:老师傅不愿用AI → 设立“人机协作奖”,开展AI操作培训;
· 部门墙:生产/IT/销售数据不共享 → 由CEO直接领导数据中台项目。
7.3 伦理风险
· 算法偏见:对小农户数据采样不足 → 强制要求数据集包含30%小农户样本;
· AI替代人工:可能裁员 → 承诺“转岗不裁员”,培训员工成为AI运维师。
8、 政策与人才:双轮驱动保障
8.1 政策红利捕捉
· 申请吉林省“智改数转”专项资金(2000万元);
· 申报长春市“AI+制造业”示范项目(补贴30%软硬件投入);
· 争取国家绿色工厂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政策叠加支持。
8.2 人才联合培养计划
· “AI+大豆”双导师制:优正算法工程师+九三工艺专家联合带教;
· 设立奖学金:在吉林农业大学设“九三优正AI奖学金”,年投入50万元;
· 内部认证体系:颁发“九三AI操作师”“优正工业AI工程师”证书。
9、 未来展望:从智能工厂到产业元宇宙
9.1 技术演进路线
· 2025:完成AI系统落地,实现单点智能;
· 2026:打通全链路数据,实现协同智能;
· 2027:构建“大豆产业元宇宙”,实现沉浸式决策(VR工厂巡检、AR远程运维)。
9.2 产业赋能蓝图
· 上游:为农户提供“AI种植助手”,从选种到收割全程指导;
· 中游:为中小油厂输出“AI轻量化套件”,降低智能化门槛;
· 下游:为消费者开发“AI营养管家”,根据体质推荐食用油。
9.3 愿景:让每一粒大豆都被AI温柔以待
当黑土地遇见AI,一场静默的产业革命正在发生
在松辽平原的沃野之上,在轰鸣的榨油机旁,在闪烁的数据屏幕前,吉林省优正科技与九三集团长春大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握手,是一场技术与产业的深度对话,更是一次传统与未来的激情碰撞。
这不是简单的软件外包,而是两个吉林儿女共同书写的“智造兴农”宣言;这不是冰冷的算法部署,而是有温度的产业升级——让农民增收、让工厂降本、让消费者安心、让黑土地永续。
AI的星辰大海,始于田间地头的一粒豆;东北的全面振兴,成于像优正与九三这样企业的躬身入局。
未来已来,唯智者胜。
 
             
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